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最新公告:
新闻动态News
联系我们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柏堰科技园文曲路19号综合管理部
电话:0551-65313620
Email:hfgxbus@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工人日报:合肥高新区:将 “绿色招商”进行到底
信息来源:高新公交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29  浏览次数:3320  [ 关闭 ]

    在企业生产方面,高新区全力推进区内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和增强企业竞争力。
  6月23日,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又一次来到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调研。美的集团合肥压缩机基地涡旋压缩机项目自我加压,调整优化用地方案,用地大大减少。在项目工地上,孙金龙听完情况介绍后说:“企业精细规划设计、集成建设,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用在企业研发和设备更新等方面,(这些将会)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事后,合肥高新区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其实也是对高新区打造生态工业园区工作的肯定。
    去年9月20日,在安徽省环保厅、合肥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合肥高新区被国家环保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批准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合肥高新区成为安徽省首家获批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开发区。
    在有关部门随后举行的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专题会议上,合肥市环保局副局长高勇这样解释,“如果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比作是高校中的清华或北大,合肥高新区目前只是参加完"中考",成功进入重点高中,接下来只有经过几年的努力,参加"高考"才有机会走进清华、北大,拿到国家三部委授予的生态工业园区称号。”
    在工业园区的头上加一顶“生态”的帽子的确是一件并不容易做到的事,不过在合肥高新区有关负责人看来,他们顺利完成“高考”的几率很大,因为他们手中握有重要的科技资源和手段。

  利用科技优势发展高端产业

    合肥高新区1990年10月奠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区。经过20年的发展,合肥高新区已经建立了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研发机构。
    据了解,合肥高新区目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两个,国家级工艺装备实验基地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家,国家级检测中心8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7个。
    此外,合肥高新区还拥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5家,各孵化器现有孵化场地面积达50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500多家,形成了投资多元化、服务专业化、信息网络化、资源共享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
    “这些创新平台,为推进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据合肥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利用这些创新平台,高新区着力构建生态工业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生态链,针对主导生态链缺损部分,通过招商引进关键补链项目,把工业链发展成生态链。”
    “对于不符合高新区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即使是世界500强企业,过亿项目,我们也一律婉拒门外。”为了将“绿色招商”的理念贯彻到底,高新区有关负责人甚至放出这样的“狠话”。
    在始终如一地贯彻这样的理念多年后,目前,合肥高新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有206家,占安徽全省的18.3%,经认定软件企业216家,占全省的70%,国家、省、市创新型企业86家,占合肥全市的70%以上,200多项科技成果获省以上科技进步奖,阳光电源、科大立安、四创电子、量子通信等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成功应用于嫦娥探月工程、国庆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
    “尤其是在新能源产业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承载基础,因此可以说,合肥高新区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优势。”有关负责人说。

    科技取于园区用于园区

    “将屋顶全部变成光伏发电站!”这可不是某位科幻作家的想象,而是合肥高新区正在运作的工程。
    在合肥高新区阳光电源产业基地,一套自主建设的700kWp光伏并网试验电站已成为合肥市可循环再生能源利用的亮点工程。该电站在发挥其生产试验设备功能的同时,每年可发出60多万千瓦时的清洁电力,相当于240余吨标准煤产生的电量,可减排二氧化碳500余吨、二氧化硫4.7吨、氮氧化合物7.8吨。
    “等产业基地完全建成后,所有的屋面都将建设光伏电站,届时,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将超过2兆瓦。”对于屋顶发电站的建设,有关人士认为,这是“企业主动承担推动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的自觉行动和重要举措,是合肥市和安徽省高科技普及教育的活教材。”
    有人对此总结道:高新技术工业园区能诞生高科技项目,也会最先受惠于高科技项目。
    2007年12月,安徽省首家城市污泥焚烧项目在合肥天源热电有限公司投入运行。公司将目前运行的2台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后用于掺烧污泥。此项目以原煤为主要燃料,以污泥为辅助燃料,解决了污水处理厂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是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升了合肥市整体的城市形象,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国祯环保公司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处理城市污水。目前国祯已承建和参与建设的污水处理工程达300多项,形成了从投融资到工程建设,从设备研发制造到设备集成,从污水处理工艺的开发到中水回用,从污水处理设施的托管运营到BOT、TOT等投融资项目运作的完整的污水处理产业链。

    低碳科技渗透到生产生活
   
    2010年9月29日,随着合肥651路公交鸣笛驶离站牌,合肥市首条社区巴士线路在合肥高新区开始试运行,工业园区与偏远新建小区交通联系不便的状况由此得到改善。虽然社区巴士的运行状况至今并不是很好,不过合肥高新区一直坚持这份投入,因为他们觉得“只要符合低碳,就值得提倡。”

    “打造生态园区,需要理念支撑,政策扶持,更需要科技支持。”合肥高新区试图将科技的力量运用到极致。
    由于在低碳技术和清洁生产理论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合肥高新区特别注重用清洁生产理念改造传统产业。在企业生产方面,高新区全力推进区内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和增强企业竞争力。
    去年,合肥高新区环保分局通过举办企业清洁生产知识培训、生态园区调查等方式大力宣传清洁生产知识。园区内有家企业由于经常排放难闻的气味而被周围居民举报。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之后,针对企业排放异味的投诉大幅减少,原材料使用率也在逐步上升。
   
    企业生产如此,居民生活更是如此。
   
    为了推进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合肥高新区强化节能设计,要求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同时要求新建居住建筑实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鼓励应用地源热泵采暖制冷系统。
    此外,居住空间倡导低碳装饰,鼓励居民使用节能灯、节能电器等在合肥高新区更是“常规动作”。
    “在打造生态园区的过程中,科技无处不在。利用、善用这些低碳科技,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绿色。”合肥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如是说。